首页 / 中医 / 气虚血瘀是什么

气虚血瘀是什么

治疗血瘀证常酌配行气药物其理论依据是

其他回答 第1个回答 2023-01-04

治疗血瘀证,常酌配行气药物,其理论依据是气能行血。

百病之源是血瘀症,气虚血瘀的表现和调理方法在这

血淤是指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血淤即血液运行不畅,有瘀血。血淤证可见于很多种疾病。一般而论, 凡离开经脉之血不能及时消散和瘀滞于某一处,或血流不畅,运行受阻,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都叫血瘀。肾虚血瘀理论是一种创新的中医病机理论,是李积敏博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正式提出的。

百病之源是血瘀症,气虚血瘀的表现和调理方法在这

气虚血瘀证,是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而表现的症候。常由病久气虚,渐致瘀血内停而引起。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晦滞,身倦乏力,气少懒言,疼痛如刺,常见于胸胁,痛处不移,拒按,舌淡暗或有紫斑,脉沉涩。气虚血瘀证虚中夹实,以气虚和血瘀的症候表现为辨证要点。

百病之源是血瘀症,气虚血瘀的表现和调理方法在这

面色淡白,身倦乏力,气少懒言,为气虚之证;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缓慢,终致瘀阻络脉,故面色晦滞;血行瘀阻,不通则痛,故疼痛如刺,拒按不移,临床以心肝病变为多见,故疼痛常出现在胸胁部位;气虚舌淡,血瘀舌紫暗,沉脉主里,涩脉主瘀,是为气虚血瘀证的常见舌脉。

阴阳血气虚体质是怎样的

其他回答 第1个回答 2022-08-13

阴阳血气虚体质是怎样的

  阴阳血气虚体质是怎样的?阴阳血气虚是中医的一种说法,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体质,如果在生活中不注意调理的话对身体的影响是很不好的',下面我分享阴阳血气虚体质是怎样的?

  阴阳血气虚体质是怎样的1

   【阴虚】

  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五心烦热、腰酸背痛、梦遗滑精等。

  进补宜采纳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食物有团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

   【阳虚】

  又称阳虚火衰,是气虚的进一步进展,阳虚表现为除有气虚的表现外,平时怕冷、喜热饮、体温常偏低、腰酸腿软、阳痿等。

  进补宜补阳、益阳、温阳,补阳虚的药物可选用红参、鹿茸、杜仲、虫草、肉桂、海马等。食物有黄牛肉、狗肉、羊肉、牛鞭、海参、淡菜、胡桃肉、桂圆、鹌鹑、鳗鱼、虾、韭菜、桂皮、茴香等。

   【气虚】

  气虚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乏乏力、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性功能减退等。

  气虚者需补气,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食物可选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血虚】

  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进补宜采纳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食物有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

  阴阳血气虚体质是怎样的2

   女性气虚血瘀怎么调理才能恢复

  1、川芎煮鸡蛋。组方:鸡蛋两个,川芎9克,黄酒适量。制法:锅置火上,加水300毫升,放入鸡蛋、川芎同煮。鸡蛋熟后取出去壳,复置汤药内,再用文火煮5 分钟酌加黄酒适量。起锅。用法:吃蛋饮汤。日服一剂,5剂为一疗程,每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

  2、黑豆红花饮。组方: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制法:将黑豆拣去杂质。洗净。把黑豆、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烂,除去黑豆、红花留汁,加红糖搅匀即成。用法:每日服两次,每次服一杯(约10~20毫升)。

  3、桃仁桂鱼。组方:桃仁6克,泽泻10克,桂鱼100克。制法:桂鱼去鳞、腮、内脏,与桃仁、泽泻一起,加入葱、姜等佐料,一同炖熟。功效:活血化瘀,除湿通窍。用法:食鱼喝汤。

  4、刀豆壳散。配方:老刀豆壳适量。制法:将老刀豆壳焙干研末。功效:和中下气,活血散瘀。用法:每次10克,用黄酒调服,可连用5日。

  5、中医有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所常用。药物可单方或复方,常用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丹皮、郁金、桃仁、红花、西红花等。

   女性为什么会出现气虚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中医所说的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气滞血瘀的成因常见以下几方面: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会影响气血运行。

中医说的瘀血什麼意思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形成: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iknow-pic.cdn.bcebos.com/b17eca8065380cd7c6b694cdae44ad345982816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17eca8065380cd7c6b694cdae44ad345982816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17eca8065380cd7c6b694cdae44ad3459828161"/>

活血化瘀食物:

1、葡萄。1997年专家研究发现每天喝三杯紫葡萄汁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40%,非常类似阿斯匹灵的溶栓、抗凝血和溶纤维作用。尤其葡萄皮中所含的类黄酮物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所以说葡萄是活血化瘀的水果之一。

2、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3、山楂。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山楂具有活血化瘀、帮助消化的作用。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食用点山楂。

来源:

/baike.baidu.com/item/%E7%98%80%E8%A1%80/2941957?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瘀血">-瘀血

/hn.people.com.cn/GB/n2/2017/0825/c371273-30655790.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哪些食物可以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的食疗方">人民网-哪些食物可以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的食疗方

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

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

  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气虚血瘀是在中医学上的说法,现代社会有不少女性朋友都会出现,这可不是小毛病,如果不重视会给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下面了解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

  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1

   1、饮食调理

  血瘀体质的人日常饮食最好不要吃一些日常饮食不宜多吃会影响血液循环的食物,像收涩、寒凉、冰冻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血液循环的,日常日常生活中要少吃药者不吃,同时要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活血祛瘀作用具有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像猪肉,胡萝卜这些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此外在饮食上要尽量减少一些凉血,止血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是会加重血瘀体质的症状的。

   2、药物调理

  中医讲究对症治疗,其实对于血瘀体质的病人来说就要经常的用一些具有活血作用的补品,像地黄,当归,五加皮,还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都是可以给血瘀体质的病人服用的。

  但是在服用这些所谓的.补品的时候也要适当,过量的服用补品会让身体的瘀血更多,更不利于瘀血的排出。

   3、心理调理

  有资料表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否其实也是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的,而血瘀体质的人由于血液的循环受到了影响,因此日常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很多事,

   4、中医调理

  中医博大精深,中医的针灸,刮痧,推拿其实都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的,对促进血瘀体质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很大的帮助。

  而中医调理对其手法是有很多讲究的,因此如果要利用中医调理血瘀体质的话,要尽量到那些正规的中医院,千万不要随随便便找一些没有从业资格的调理师。

   5、运动调理

  运动是最好的养生方式,而对于血瘀体质的人来说适量的运动具有增强心肺功能的作用。

  从而促进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对改善体质有着很大的帮助,当然了对于血瘀体质的人来说运动也不要太激烈了,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有氧运动。

  像散步,慢跑,游泳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2

   气虚血瘀的症状

   1、说话语声低怯,气息轻浅

  更不用说胸腔共鸣和腹式呼吸了。所以我们说,语声低怯,气息轻浅,这是肺气虚的表现。

   2、肺主皮毛

  肺气虚相对来也容易引起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差。

   3、脾气虚,脾胃之气不足

  主要表现为饮食没有食欲,而且在饮食之后会出现腹胀,大便困难的情况。

   4、四肢无力

  我们知道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如果脾气虚的话,则肌肉松软,没有力量。四肢也容易没有力量的,整个形体比较松弛,没有张力,女性会造成乳房下垂,尤其是气虚体质的女性怀孕发胖,生完小孩以后,腹部肌肉会严重松弛。完全一点弹力和张力都没用。还有臀部下垂,整个人的体型很松懈,不挺拔,这就是气虚没有提升的作用。

   5、头晕、血压低

  因为气虚,清阳不能上升,不能提升,所以会有头晕,血压偏低,基础血压低。比如有的人血压平常都是低压40多,50多,60多,高压不会超过100。

   1、蔬菜类

  性凉活血的有生藕、黑木耳、竹笋、紫皮茄子、芸薹菜、魔芋等,适合瘀血体质夏天或瘀血间夹湿热、阴虚内热体质的人吃。但是,由于血脉毕竟有喜温恶寒的特点,因此,不宜大量吃,或者需要配温性食物一起吃。

  性温活血的有韭菜、洋葱、大蒜、桂皮、生姜等,适合瘀血体质冬天或阳虚间夹瘀血体质吃。但是如果吃后出现眼屎增多、眼睛模糊,就说明吃得太多,或不合时宜(晚上或者春夏多吃了)。

   2、水产类

  有螃蟹、海参。螃蟹主要用于消散外伤后遗留瘀血。海参对于血瘀体质形体干枯、皮肤干燥者效果不错。

   3、果品类

  山楂可以用于瘀血体质、肥胖间夹瘀血、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调养。金橘无活血作用,但疏肝理气好。

  气虚血瘀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如果你的身体上出现了本文所讲的这些气虚血瘀的表现,那么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可能是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气虚血瘀是完全可以通过饮食上的调理获得好转的,本文介绍的这些可以治疗气虚血瘀的食物你最好是多吃一些才好。

  血瘀气虚体质如何调理3

  1、川芎煮鸡蛋。组方:鸡蛋两个,川芎9克,黄酒适量。制法:锅置火上,加水300毫升,放入鸡蛋、川芎同煮。鸡蛋熟后取出去壳,复置汤药内,再用文火煮5 分钟酌加黄酒适量。起锅。用法:吃蛋饮汤。日服一剂,5剂为一疗程,每于行经前3天开始服。

  2、黑豆红花饮。组方:黑豆30克,红花6克,红糖30克。制法:将黑豆拣去杂质。洗净。把黑豆、红花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黑豆熟烂,除去黑豆、红花留汁,加红糖搅匀即成。用法:每日服两次,每次服一杯(约10~20毫升)。

  3、桃仁桂鱼。组方:桃仁6克,泽泻10克,桂鱼100克。制法:桂鱼去鳞、腮、内脏,与桃仁、泽泻一起,加入葱、姜等佐料,一同炖熟。功效:活血化瘀,除湿通窍。用法:食鱼喝汤。

  4、刀豆壳散。配方:老刀豆壳适量。制法:将老刀豆壳焙干研末。功效:和中下气,活血散瘀。用法:每次10克,用黄酒调服,可连用5日。

  5、中医有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所常用。药物可单方或复方,常用药物有当归、赤芍、川芎、丹参、丹皮、郁金、桃仁、红花、西红花等。

   女性为什么会出现气虚血瘀

  气滞血瘀是指中医所说的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于某一部位产生阻滞的病理。气滞血瘀的成因常见以下几方面:

  1、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有不顺心的事都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

  2、嗜食油腻、甜食,血脂过高,或饮食过咸,或饮水不足,均能使血液过分黏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3、气虚、阳虚体质,推动功能减退,导致气血运行迟缓或瘀积;

  4、生活环境寒冷,血管长期痉挛,血行迟缓或凝滞于微血管;

  5、缺少运动锻炼,心肌收缩力减弱,气血运行迟缓;

  6、各种慢性炎症引起局部组织郁血、水肿、粘连,或病理产物停积于局部,会影响气血运行。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妇科杂病

其他回答 第1个回答 2022-06-16

  凡不属经、带、胎、产和前阴疾病范畴,而又与女性解剖、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称为“妇科杂病”。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考点:妇科杂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目一:概述

  一、定义

  凡不属于经、带、胎、产疾病范围,而又与妇女解剖、生理、病机特点密切相关的各种妇科疾病,统称为妇科杂病。

  二、范围

  症瘕、盆腔炎、不孕症、阴痒、阴疮、子宫脱垂、妇人脏躁。

   细目二:症瘕

  一、定义

  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症瘕”。症:有形可征,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瘕:瘕聚成形,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

  二、病因病机

  【习题】

  关于症瘕的定义,正确的`是( )

  A.症多为恶性,瘕多为良性

  B.症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无定处

  C.瘕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有定处

  D.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

  E.症属气病,瘕属血病

  [答疑编号2615010601]

  【正确答案】D

  三、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结块,触之有形,按之痛或不痛,小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血量多有块,经行难净,经色暗;精神抑郁,胸闷不舒,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消症。

  主方:香棱丸或大黄(庶虫)蜇虫丸。

  下列哪项不是血瘀型症瘕特点( )

  A.胞中有块

  B.积块坚硬

  C.固定不移

  D.推揉不散

  E.痛无定处

  [答疑编号2615010602]

  【正确答案】E

  A2

  妇人来诊,诉腹中有块,月经量多,夹瘀块,小腹疼痛,诊时非经期。妇科诊为症瘕,并见舌黯,有瘀斑,其治疗原则是( )

  A.活血化瘀,散结消症

  B.除痰化湿,散结消症

  C.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D.解毒除湿,破瘀消症

  E.益气养血,调摄冲任

  【正确答案】A

  2.痰湿瘀结证

  主要证候:下腹结块,触之不坚,固定难移,经行量多,淋漓难净,经间带下增多;胸脘痞闷,腰腹疼痛;舌体胖大,紫暗,有瘀斑、瘀点,苔白厚腻,脉弦滑或沉涩。

  治法:化痰除湿,活血消症。

  主方: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肿块,热痛起伏,触之痛剧,痛连腰骶,经行量多,经期延长,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兼杂;兼见身热口渴,心烦不宁,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消症。

  主方: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结块,触痛;月经量多或少,经行腹痛较剧,经色紫暗有块,婚久不孕或曾反复流产;腰酸膝软,头晕耳鸣;舌暗,脉弦细。

  治法:补肾活血,消症散结。

  主方: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症瘕辨证论治结构图

  1.气滞血瘀证:

  行气活血,化瘀消症 → 香棱丸或大黄(庶虫)蜇虫丸

  2.痰湿瘀结证:

  化痰除湿,活血消症 → 苍附导痰丸合桂枝茯苓丸

  3.湿热瘀阻证:

  清热利湿,化瘀消症 → 大黄牡丹汤加木通、茯苓

  4.肾虚血瘀证:

  补肾活血,消症散结 → 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

  四、施治中的注意点

  临证新病多实,宜攻宜破;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术后若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细目三:盆腔炎

  一、定义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称为盆腔炎。

  1.急性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盆腔炎。

  2.慢性盆腔炎 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慢性炎症,称为慢性盆腔炎。

  二、病因病机

  1.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邪毒内侵,客于胞宫,滞于冲任,化热酿毒,致高热腹痛不宁。

  (2)湿热瘀结:瘀血与湿热内结,滞于少腹,则腹痛带下日久,缠绵难愈。

  2.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湿热之邪内侵,气血阻滞。

  (2)气滞血瘀:气机不畅,瘀血内停,脉络不通。

  (3)寒湿凝滞:素体阳虚,或寒湿之邪乘虚侵袭,与胞宫内余血浊液相结,凝结瘀滞。

  (4)气虚血瘀:素体虚弱,或正气内伤,血行不畅,瘀血停聚;或久病不愈,瘀血内结,日久耗伤,正气匮乏,致气虚血瘀证。

  三、辨证论治

  1.急性盆腔炎

  (1)热毒炽盛证

  主要证候:高热腹痛,恶寒或寒战,下腹部疼痛拒按,咽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兼杂,质黏稠,如脓血,味臭秽,月经量多或淋漓不净;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主方: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疼痛拒按,或胀满,热势起伏,寒热往来,带下量多、色黄、质稠、味臭秽,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止,大便溏或燥结,小便短赤;舌红有瘀点,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主方: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1)湿热瘀结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低热起伏,经行或劳累时加重,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胸闷纳呆,口干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体胖大,色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主方: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2)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少腹部胀痛或刺痛,经行腰腹疼痛加剧,经血量多有块,瘀块排出则痛减,带下量多,婚久不孕;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舌体紫暗,有瘀斑、瘀点,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膈下逐瘀汤。

  (3)寒湿凝滞证

  主要证候: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经行错后,经血量少,色暗,带下淋漓;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主方:少腹逐瘀汤。

  (4)气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部疼痛结块,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经行量多有块,带下量多;精神不振,疲乏无力,食少纳呆;舌体暗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脉弦涩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主方:理冲汤。

  盆腔炎辨证论治结构图

  1.急性盆腔炎

  热毒炽盛证:清热解毒,利湿排脓 →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仙方活命饮加薏苡仁、冬瓜仁

  2.慢性盆腔炎

  湿热瘀结证: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 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加丹参、

  毛冬青、忍冬藤、田七片

  气滞血瘀证: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 膈下逐瘀汤

  寒湿凝滞证:祛寒除湿,活血化瘀 → 少腹逐瘀汤

  气虚血瘀证: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 理冲汤

  习题

  患者,女,32岁。小腹及少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伴腰骶疼痛,低热起伏,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溲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其治法是

  A.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B.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C.疏肝理气,化瘀止痛  D.凉血活血,化瘀止痛

  E.健脾利湿,化瘀止痛

  【正确答案】A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support@yiliaoyiqi.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https://yiliaoyiqi.com/yangsheng/zhongyi/39180.html
Avatar photo

嘟嘟作者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info@yiliaoyiq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