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光明报
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整理
知名连锁药店董事长被捕!涉嫌销售假劣口罩
2020年2月28日,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康佰馨大药房)发表公开声明,就该公司董事长李东涉嫌销售假冒3M口罩一事,向社会公开致歉;并表示已启动对消费者的赔偿事宜,对于在2020年1月23日至26日,购买到“3M9001”口罩的顾客,按所购商品价值3倍给予赔偿。
倒卖58万只假劣3M口罩!知名连锁药店董事长等20余人被捕
2月28日,据北京商报报道,北京连锁药店康佰馨董事长李东等三人因涉嫌销售假3M口罩,被提起公诉。
据了解,今年1月21日-26日,李东,授意其亲戚从山东潍坊高密市个体商贩处购买了标注为“3M”字样的口罩58万余只,涉案口罩中不带呼吸阀的每只进价1元,带呼吸阀的每只2元。李东的亲戚将每只口罩加价1元后报给李东,之后李东等人将口罩售至北京、河北等地。随后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贩卖这批口罩,价格从7-8元每只到十元钱每只不等,案发前,该批口罩已销售430万多元。因为质量低劣,被不少顾客投诉。
1月29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药稽查总队向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进行了案件线索通报。经查证,该批口罩系侵犯“3M”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过滤效率数据不符合KN90标准要求。2月1日,李东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包括他的亲戚在内,警方又抓获了制造、贩卖假口罩的犯罪嫌疑人20余人。
2月10日,李东等人以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2月21日,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审查起诉。2月25日,李东等3人,率先被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提起公诉。
旗下60家子公司!连锁药店已因哄抬价格被罚10万
公开资料显示,康佰馨公司成立于2004年11月,是北京知名的连锁大药房,旗下分公司多达60余家,对外投资的子公司十多家。
“仅仅在北京的康佰馨药店,就有50来家,绝大多数是直营,个别属于加盟店。”有知情人士透露。
此次并非康佰馨首次曝出违法销售防疫用品。
今年1月27日,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北京京海康佰馨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将进价为10元/袋的PM2.5纳米防护口罩,以26元/袋的价格对外销售,进销差价率达到160%。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的规定,构成哄抬价格的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东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了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据部分媒体报道,28日,北京部分康佰馨大药房仍在正常营业,但没有口罩出售。店员表示,药店尚未接到整改通知,目前正常运营。
严打假劣产品!疫情之下“零容忍”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一度成为了“紧俏货”,在市场上可以说是“重金难求”。
而就在口罩成为抢手商品的同时,销售假冒伪劣口罩也成为不法分子非法牟利的手段。作为大型连锁药店的董事长,李某的做法可谓是知法犯法。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杨红灿在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口罩等防护产品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国家市场总局已经出动了执法人员40多万人次,检查经营户10多万个,立案查处320多件。
2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依法从重从快大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违法行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就明确指出,“对涉及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考虑其特殊危害性,从重处罚。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口罩等防护用品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在依法可以选择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内顶格处罚。
对哄抬防护用品及制作原材料和基本民生商品价格等违法行为,在依法可以选择的处罚种类和处罚幅度内,适用较重、较多的处罚种类或者较高的处罚幅度进行处罚,其中罚款的数额应当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中较高的30%部分。涉嫌犯罪的,必须坚决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由此可见,未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将会继续放在打击医疗物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且力度只重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