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萌爸说育儿
俗话说,病从口入。但是,进入宝宝的嘴巴、并且会致病的,并不是只有细菌、病毒,还有用来抑制病毒和细菌的消毒剂。
咱们老话常说,孩子没必要太干净,太干净了反而容易生病。
萌医生并不完全认同这句话,至少,我觉得在外面疯玩、弄得满身污垢回到家中之后,还是要好好清洁一下的。肥皂水洗个手、换件衣服、或者冲个澡,都能让宝宝瞬间又变得干干净净。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萌医生不提倡的,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凡是宝宝用的东西,都用消毒水喷上一遍。
这样做,毫无疑问是在摧残自己的孩子。
萌医生以前在说到益生菌的时候,就和大家提及过,之所以益生菌既可以治疗便秘、又可以治疗腹泻,关键的原因就在于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让肠道的菌群处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上
而肠道之所以与人体的免疫系统息息相关,也正是因为肠道内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要知道,肠道里微生物的总重量能达到 2 公斤,差不多有 1000 万亿个细菌;1 克粪便里所含的细菌比地球上的总人口还要多。
而且,这些细菌绝大多数都是无害的,甚至有很多还是有益的,有的能帮助消化、有的能帮助大便的形成、有的还能攻击坏的细菌。
但是,归根到底,这些有益的细菌,它也是细菌(也有少量真菌)。而只要是细菌,就会害怕消毒剂(也怕抗生素)。
而我们在给宝宝用的东西进行消毒之后,也许细菌和病毒的确是不存在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宝宝连带着也把消毒剂一起吃了进去。
而这些进入到肠道内的消毒剂,它才不会管你肠道内的细菌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碰到细菌,通通杀灭。于是,这样一来,你的肠道还真的就彻底干净了。而宝宝的免疫力,也会遭到破坏。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上个世纪,曾经有几个异想天开的西方人,他们带了几个孕妇去南极生小孩,本来打的如意算盘是想让这些小婴儿在法律上获得「南极籍」,以便今后有权开采南极的石油储备。
但结果是,这些婴儿还没回到家就全都夭折了。
原因就是南极太冷了,那里根本就没几个细菌,所以小婴儿出生以后没法从周围获得足够的细菌储备,以至于一回到正常的气候环境中,他们连最普通的细菌都抵挡不住。
这个例子比较极端,我们再看一下很常见的事情吧。
在临床上,有一种疾病叫做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很多因为病情需要而服用抗生素的人,在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之后,竟然出现了严重的腹泻。
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根据抗生素种类的不同,服用抗生素之后发生腹泻的概率最高可以达到 25% 。
而多数研究都认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就是因为药物破坏了肠道正常菌群,引起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导致的。
除此以外,过度的消毒还会导致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这是因为,消毒剂的使用一方面会破坏肠道菌群,另一方面,还会破坏肠道的结构,导致肠壁的通透性增加,很多本不应该被吸收的大分子物质都能穿过肠壁进入血液,从而导致机体的过敏反应。
也因此,保证清洁虽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如果让宝宝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消毒水的味道,那毫无疑问是做得过头了。
给宝宝的用品消毒其实没有那么难:
1
如果能高温消毒,建议优先选择高温消毒,你可以把东西放进开水里煮 30 分钟(保证温度一直在 100℃ ),也可以放在蒸汽锅里煮上几分钟;
2
对于家里的桌子、门把手、茶几,可以用酒精轻轻擦拭消毒,但是注意在风干之前不要让孩子触摸;
3
如果一个东西酒精消毒和高温消毒都不能用,那么你也有两个办法,要么不用,要么退而求其次用紫外线消毒;
4
如果你带着孩子外出了,那么,在外出过程中,如果宝宝接触到了一些很脏的东西,那你可以用一些不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苯扎氯铵),回家之后在用肥皂认真的清洗一遍。